《走 一起去看》丨6415公里的骑行最难忘不是风景,是这120个心愿
发布日期:2018-09-30
五位志愿者骑士的旅程已完全结束。21天,6415公里,120名沿途偶遇的普通人的梦想,这些数字背后,藏着辛苦,风霜雨露,也藏着对未来的期许。一起来看看,最后这一段路程的故事。
第二十天
依依惜别,是我们此刻的心情
8月7日早晨9点,骑手们从库车县出发。骑行266公里前往阿克苏市,离着祖国的边境越来越近,离着行程的终点也越来越近。
下午,骑手们来到阿克苏的阿依库勒镇墩买里村小学,才停放好摩托车,几个光着脚的维族小孩子就围上来,好奇地看着他们。
孙立军老师进入一年级教室,将糖果、文具分发给孩子们,和他们一起听了一堂特殊的课。孙老师尽管在教育领域已经颇有建树,但此情此景又令他置身于童年的情境当中。
课后,天真无邪的维族孩子们环绕着几位骑手,并开心地收到了他们所赠送的文具和书本。孙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,唱歌,始终洋溢着开朗的笑容,并没有显露出他由发烧所带来的疲乏。
在玩耍的间隙,骑手们逐一询问着身边孩子们的梦想。小小年纪的他们有的甚至不知道“梦想”是什么意思,但对未来都有着朦胧的向往。
乃菲萨塞迈提,11岁
“我的梦想是当个语文老师!”
玉山·古加克,9岁
“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!”
布宰纳普
“我的爸爸、姥姥和爷爷都有病……
我想当一个医生!”
热依玛
“我的梦想是当医生”
夏热帕
“梦想是当一名医生”
珍贵的相处总是这么短暂,稍纵即逝。大朋友和小朋友们一起合唱了歌曲《感恩的心》。
第二十一天
幸运与圆满,收获与感恩
8月8日,是一个行将告别的日子。骑手们此行最后一站,武警新疆总队阿克苏支队边防连队,看望边疆的战士们。
新疆阿克苏的天色亮得晚,早晨六点,还是灰蒙蒙的,骑手们已经整装前行。
一小段市区的道路之后,车队就拐进了通往郊区的碎石路,路上的沙石看似不起眼,但每一处哪怕小小的颠簸都极有可能引起侧翻。果不出所料,在将要到达终点时,张晨老师连人带车摔倒在地。虽然车速不快,但这一摔想必也不轻。
近三个小时的谨慎骑行,骑手们到达了目的地。在这个离城区140多公里的偏僻郊外,方圆几十里只看得到连队这一座营房,此外别无他物,荒草连片。连队里十八九岁的少年们皮肤晒得黝黑发亮,周而复始枯燥的训练与生活。
孙立军老师向战士们致辞时说道,他年轻时也曾有过当兵的梦想,此次与他们的相聚倍感珍贵。言毕,他谦和地向战士们深深鞠躬,以致真诚的敬意。
告别之际,战士们排成两列,为骑手们鼓掌送别,直至车队渐渐消失于视线。
再长的路终有一别。所以,古代有长亭送别,我们的寻梦之旅,到此告一段落。
明年,再出发。
自2018年7月19日至8月8日,骑行团队历时21天,完成了从北京到新疆的骑行计划。预计5000公里的里程,骑手们突破了极端天气的阻碍,克服了长途跋涉所带来的身体上的不适,实际骑行了6415公里,如期完成了骑行计划。面对这趟不易的旅程,他们都有什么想法?一起来听听。
孙立军老师——
骑行完,感觉自己累了,也觉得自己老了。但是,我依然认为,心有梦想,奇迹就会发生。所以也忍不住接着想:明年,我还要做些什么呢?
丁智生——
活动虽然结束,公益之行还在路上。我要继续做力所能及的事,帮助至少一位需要帮助的人。
陈建老师——
行万里路,我完成了儿时自己的梦想。公益行,永远在路上。
张晨老师——
累得半死,我需要缓一缓。
沈永亮老师——
感谢这次活动的发起人孙老师,感谢一路相互扶持的伙伴们,感谢一路关注的朋友们,带着责任过好每一天。
“寻梦之旅”圆满完成,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来自各方的大力支持与帮助,谨此对爱心机构、对接单位与个人及每天关注进展的热心读者表示诚挚的感谢!